梅文化

岁寒三友与花中君子

时间:2016年11月02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岁寒三友与花中君子

王春亭

  在我国历代,人们喜欢把花的品性与人的品德联系在一起。传统的文学艺术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就很典型地体现了人们对花木的这种审美价值趋向。
  《论语.季氏》记有:“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 ,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谓交友之道损益有三。在社会生活中,朋友是群体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古人又将这样的人伦关系的体会投射到自然界中去。他们认为,松竹经冬而不凋,梅则凌寒而怒放,这几种花木都有不畏严寒、笑傲冰霜的品格。因此,被誉为“岁寒三友”,并受到人们的崇拜和敬仰。
  君子,是对道德高尚之人的尊称。人们尊梅、兰、竹、菊为君子,是因为在它们身上体现着为中华民族所特有并积极推崇的几种道德品质。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兰,清幽脱俗,正气浩然;竹,筛风弄月,劲节挺秀;菊,凌寒自得,冷艳照人。据记载,“四君子”这个雅号的形成,始于南宋部分爱国诗人和画家。他们看到民族遭受压迫,人民生活困苦,心怀愤懑,因而寄情于花,并以诗画为形式,赞美梅的清高,兰的幽洁,竹的刚毅,菊的隐逸。其实质是咏物言志,颂扬敢于斗争的精神和不趋炎附势的高尚品质。于是,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梅兰竹菊便成了高雅纯洁、刚正不阿的象征,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和赞颂。


                        作者单位:雪山梅园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新文章

门文章